BloggerADs

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

糯米橋


< 糯米橋 >


先學學老人小小講古:

糯米橋,已被政府列為第三級古蹟,是少數還存在的橋樑古蹟。

建造於民國29年,當時日本為了太平洋戰爭必須大量徵收台灣物資,
所以這座橋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運輸所用。

糯木橋所使用的石材取自該鄉山區,而在建築時由於缺乏水泥,
先民們利用糯米混合紅糖、石灰等物質作為黏合石塊的材料,這也就是糯米橋名稱的由來。

糯米橋由三座橢圓形拱柱支撐橋面,橫跨北港溪兩岸石壁,形成典雅的四孔拱橋,
建成迄今經歷過多次的水患,仍能屹立不搖。

但在93年敏督利颱風的七二水災後,橋面遭沖毀,現只剩橋墩遺跡。




這座橋,頗可愛,雖然已因颱風所損,已有被風雨侵蝕的風貌,
但是看起來仍別有一番風味。

而且古早人真的很妙,居然想的出來用糯米、紅糖這些吃的食物去造橋。
我想,這橋蓋好後,應該是人蟻共行吧。而且那些螞蟻會恨得牙癢癢,
因為有甜甜、有香香味道,但是看的到卻吃不到、咬不下。

不過,怪怪~ 既然是戰爭時所蓋,那時後應該物資缺乏阿,怎還會有這麼大的本錢去浪費食物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